在精密钣金的分类中,液态和非晶态往往被归类为气态和晶体物质之间的状态。与周期性有序的晶态材料相比较,非晶结构不具有长程有序的特征,但在几个原子间距的范围内却具有明显的有序效应。研究精密钣金,无论是在基础研究方面还是在工程应用方面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被认为是21世纪拥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材料。
第二个阶段是从20世纪70年代到8o年代,这个阶段为非晶态材料研究的活跃期,一系列与快淬技术完全不同的固态玻璃化技术被开发出来如机械合金化、 多层膜中互扩散形成玻璃、离子束混合等,得到了很多不同体系和种类的精密钣金,积累了大量非晶态材料制备和应用数据。这些技术虽有利于人们对玻璃合金形成机制的理解,但是这些技术的出现并没有从本质上实现非晶合金在尺寸上的突破,仍然只能得到薄膜、细丝、条带和粉末等,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非晶态材料的应用。